投稿    搜索

断藤桥

2024-10-02       815 浏览

断藤桥

安宣慰断藤桥,说的是水西宣慰使安坤夫人禄华于猴儿关计架藤桥,破敌取胜的一段传奇故事。

禄华系乌蒙土司后裔,安坤妻,康熙十三年

(

公元

1674

)

助清平叛,功封柔远夫人,颇有军事才干,水西战争爆发后,她随营策划军务,助安坤指挥部下与吴军周旋。安坤退守白泥屯后,在前敌指挥建关、设卡、筑墙、修闸布防,禄华则坐镇糯溪骂衣以那粮仓掌管粮草。

猴儿关地处屯北正面防守的要冲,是百兴、阳长、河溪三条大道的交叉路口,上有瀑布飞流直泻,如银帘倒挂。下有直径约

30

米围圆的小石潭一口,潭水清冽。河溪小河由东向西流经关前汇入刘家渡口,对面是营盘坡,两岸箐深林密,树枝藤蔓交叉覆盖于其上。关的右侧背面在要隘处依山设卡,乃从北面进入白泥屯上之“咽喉”。水西军一到白泥屯,安坤立即集重兵于关上,加固围墙,增设垛口,置火药大炮、擂木滚石,严阵以待。

吴三桂过水城穿大箐由纳雍河上游抵母河段的彭家渡口进入纳雍海座,扎营于羊猫山,隔河溪小河与猴儿关对峙,敌对双方,旗鼓相望。

形势紧逼,安坤遂集众将于糯溪骂衣商议迎战之策。禄华提出,吴军来势汹涌,锐气方刚,不可与之正面交锋,宜用计方能破敌取胜。安坤依其言,随命禄华全权指挥。禄华当即召部将阿五、阿于二人密授机宜,要他们在一夜之间于猴儿关与营盘坡的岩上打眼,隔河拉上藤索,将绳头扣牢于两边岩眼之内。在两岸交叉的藤蔓上搭一座浮桥,用泥土盖上,使敌人不易察觉。同时挑精兵在岩眼处埋伏。此外。在羊角上捆灯笼,晚上把羊子赶到藤桥上,点上灯笼火把,击鼓吹角诱敌。何五、阿于二将依计而行。入夜。关上灯笼火把亮如白昼,鼓角齐鸣。吴三桂在海座羊猫山大营观察,疑水西军偷袭,即命大队人马出击,倏忽冲到桥上,闻关上三声炮响,才知上了当,但撤退已来不及。这时伏于岩眼处的水西军,一齐动手,挥动斧头、刀、锯砍断藤索,吴三桂的人马皆坠入桥下死于水中。相传吴三桂的胭脂马也坠入潭中淹死。《大定县志·平水西逸事》记述“把总王乙及三百人咸坠岩死”。

战后,猴儿关前尸横遍野。后来,由地方里、甲将两军阵亡的将士骸骨在幺哥营安埋,人称万人坟。

昔日雄关要隘而今已变通途。

李琼瑶、尚崇俊有《咏猴儿关》诗云:

高飞瀑布泻银涛,倒挂藤萝千万条。

峰岭崔嵬升碧汉,层峦耸翠达青霄。

千车负运煤千吨,二水川流关二桥。

牛马猪羊集市上,鼎新开放喜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