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塔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祁阳县城关镇,此为省内仅有的四面抱厦式结构的砖石塔。
塔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由祁阳人铜仁知府邓球倡建,重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
文昌塔坐东南朝西北,高36.68米,基座直径18.2米,每边长7米,砖石结构,底层以青石为基,二层以上为青砖砌筑,从下而上,逐层内收。内为拱顶,外为砖石出挑外檐,外平台地板、顶盖、角脊均用红砂石铺砌,尤耐风霜。塔中空,各层均有台阶,可绕至塔顶。每层各面均设券门。二、三、七层设外平台,其余设腰檐。各层高度不等,使塔身造型具有韵律感。塔顶有铁刹,雄伟壮观。一层正门嵌“二龙戏珠”立体镂空浮雕石刻,上刻“文昌塔”三字,其余各层也均在内壁上嵌有对联、建塔记等碑刻。
1983年10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102-45。
寻访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祁阳文昌塔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自行拍摄,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当日我从潇湘楼出来之后,还曾去东岸看了一下文昌塔。文昌塔现为湖南省省级文保单位,除了浯溪碑林,应是祁阳县城中最拿得出手的一处古迹了,我在浯溪曾看到一个全县的旅游规划图,文昌塔作为核心之一赫然在列(潇湘楼就没排上号)。从潇湘楼到文昌塔不远不近,因为带了孩子,就叫了辆“滴滴”。司机拉到路口,就不往里走了,剩下那一截在地图上名为“文昌街”的路段,我们只能靠“11号”。这文昌街或许都算不上正经马路,它更像是一条进出小区的内部道路,小区左手楼房右手菜地,在城市核心可难见到这一股子耕读气息。
祁阳文昌塔附近地图通往文昌塔的文昌街拐弯经过一个湘江水文站后,文昌塔即在不远处的山包上。虽是十一黄金周,除了慕名而来的我,其他游人一个也无,也许人们还并没有把这里当作一个景点吧。一方立于2018年的“文昌公园”刻石,显示着此处在不久前已经有些旅游开发的动作,只是进度看起来不太给力,文昌塔距离成为一个真正的景区,或许还需假以时日。
祁阳文昌塔文昌塔位于祁阳县城东南隅,亦正是湘江转折之处,风水甚佳。据说古时的地貌,从远处看这里的石壁岩层仿若书册,故有“万卷书岩”之美称。明嘉靖年间,曾任铜仁知府的邓球解职回乡,倡建塔于此镇之,以使文风不泄,让祁阳之地多出人才。然而此地却并非无主,邓球一时搞定不了产权问题,还是靠后来湖广巡按朱琏过境时出钱出面,才得以破土动工。文昌塔竣工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其中奉祀文昌帝君,原应并非佛塔,两年后,文昌书院亦落成,此遂成祁阳又一文气汇聚之地。
湘江拐弯处文昌塔始于风水,却亦毁于风水。天启年间,当地有一顽主陈朝鼒,其父陈荐在朝为官,陈朝鼒听信人言,深恐此地文气日盛,日后会有后进风头超过乃父,便纠合一众泼皮硬是将塔给毁了,文昌书院亦同时废弃。此时距它们建成,也不过三十余年光景,说来还真是奇了,此后不久陈家就家道中落,祁阳也随着塔毁而科名日渐衰败。直到一百多年后的清乾隆年间,祁阳出了一位名臣陈大受(1702-1751,官至两广总督),在他的发起下,当地士人齐心协力,耗资甚巨,文昌塔得以在原址复� ��而成。查阅《祁阳县教育志》中对此事的生动记载,亦可感知当年是何等的空前盛况,让人悠然神往。
【清】甘庆增所书之“书岩天榜”我也看过不少古塔了,清乾隆年间的文昌塔年头算不上古早,但要论起塔身上“植被”的数量,祁阳文昌塔倒可以雄踞第一。远远望去,塔仿佛长了头发一般,毛茸茸的。近前观之,各层各面长满蒿草,甚至还有些是木本植物,可见这里已是久疏打理(笔者按:当地企业家曾在2002、2011年捐资修缮过,最近的一次一晃也八年了)。如今塔四周围上了一圈铁皮板,因之无法进入塔身,连80年代的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我也没看到。这可能是景区开发工程,但还没见要动工的迹象。
长满蒿草的塔身江畔小亭说起景区的开发,恐怕也还是有些“历史遗留问题”的。登塔小路虽成,但路两侧却有不少新老坟头,看来这“万卷书岩”此前也是一处深受当地人青睐的吉壤。景区中有这些总归是不太适宜,夫人对此极为不愉,早早就下山了。还好我百无禁忌,饶有兴致地绕塔一周细细观摩,随后又在一片荒草丛中发现半截古碑。此碑名为《文昌书院记》,楷书俊秀,经查考县志的记载,或许还是一块明碑,为提学管大勋所作。对于这些前人遗迹,还盼文物部门能对它加以保护利用为宜。
荒草间的残碑——《文昌书院记》彼处这些工程痕迹,当时我也不知是否和参评国保单位有关系,故此篇曾暂且搁置,以免我寻访国保系列文章的编号错乱。今日正好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祁阳文昌塔榜上无名,我便赶在明日下江南之前把它写就。国庆在祁阳的游记四篇,至此也可终篇了。
前文链接:唐代诗人元结一次任性地据为己有,却成就了一方山水的千年文脉
静思斋 于岳
2019年10月16日